睾丸癌能治好吗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李主任
电话:0311-85666133
传真:031117442366
邮箱:1151591580@qq.com
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514-2号 QQ:1151591580 微信:zjzx1151591580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研究所动态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2014/8/22 9:29:29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加微信号码 aizheng995  了解更多

中国医学科学院(简称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简称基础所)的前身为医科院的实验医学研究所(简称实研所)和基础医学组(1971年协和医大停办后于1973年建立)。 医科院是在原中央卫生研究院的基础上,于1956年8月创建的,1957年与始建于1917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合并,成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项重大调整和建设。两院合并不久,1958年2月,即在原有的10个学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首批五个研究所, 其中就包括实研所。

所(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正副教授93名。所(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重视科研发展与人才培养。现有14个学系和一个对国内外开放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着科研和教学两大任务。教学方面承担着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本科生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生导师48名,硕士生导师31名,在读研究生400多人,并建立了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成为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药理学、免疫学和病理-病理生理学为国家级二级重点学科。在科技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所(院)建立了先进的实验技术支撑条件和良好的学术环境。仪器中心拥有最先进的生命科学实验仪器和设备,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审查,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可为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进行一系列样品制备、纯化、分析、检测和鉴定等实验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基础医学细胞中心为国内外医学研究提供规范的细胞株和细胞培养服务。所(院)还拥有达到SPF级的实验动物中心。最近为进一步加强转化医学研究基础所成立了组织病理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和纳米生物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也挂靠在所(院)。

研究领域

在科研方面,重点强调疾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组学、分子免疫以及医学遗传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试图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整体水平,从基础到临床,以系统整合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及可能的方法,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疾病的早期预警和干预策略,以及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成果

目前承担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科技支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创新研究群体、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外国专家局创新引智计划等100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五”以来共发表科研论文1000多篇,其中在国际著名的Nature、Nat Med、Nat Genet、PNAS、Blood、Circulation、JCI、Cancer Res、JBC、NAR、MCP、Am J Hum Genet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一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十五”以来到位科研经费逐年递增。

影响

所(院)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医学基础研究机构和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提供医学精英教育的基础学院为发展目标。为达到发展目标,所(院)推行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专家治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充分依靠学术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开发委员会,在科研、教学工作规划和发展目标制定,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确定,学科建设和组织结构调整、人才评价等重大问题上,发挥全所(院)专家和职工的积极性和集体智慧,民主、科学决策。同时注重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和管理队伍建设,致力于构建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为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所(院)将以“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精神,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文革前

实研所的所在即是原协和医学院的前期各学系的原址,由著名解剖学家张鋆教授为首任所长,郭福芝任党总支书记,下设实验形态学系、生理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物理组、病理学系和病理生理学系,拥有张鋆、张作干、薛社普、张锡钧、梁植权、王克勤、王世真、刘培楠、李士谔、胡正详、杨简、王蘅文、华光等著名医学科学家和一大批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严整,实力雄厚;到1965年,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一流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所,职工约有400余名[1] 。1959年,在医科院院长黄家驷领导下,重建八年长学制医科大学,实研所有部分人员被调去支持恢复教学工作,先后重建和新建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寄生虫学、公共卫生学和流行病学、统计学等教研室。此外,实研所有关学系还参与了10个专业班学生的培养,为充实医科院各院所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和青年科研队伍输送人才。在"文革"期间,1969年末,实研所被全部迁移至四川省简阳县,并入医科院四川分院;1973年后,原协和医大基础各教研室也被缩编调整,一半教学人员及仪器教材调往原卫生部北京中医学院,其余教职员工成立基础教学组,直属医科院,一度并入北京协和医院(当时称首都医院),负责人有顾方舟、宋钦惠、徐静。在这一阶段,科研、教学工作均蒙受巨大挫折和损失。

文革后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原实研所迁回北京,因原址已另有所用,遂全部安置在当时大部闲空的东单三条五号医科大学大楼,与基础医学组原协和医大教学人员合在一起,更名为基础医学研究所。翌年,黄家驷院长又奋力争取协和医大经上级批准复校,通过多方努力,克服重重主客观上的困难,医预科与北京大学生物系合作,本科利用原来实研所和医大共有的空间,以这两部分的人员、设备和工作为基础,有分有合地完成教学和研究双重任务。通过相互磨合,1982年基础所和医大的基础部(1993年称基础医学院)正式成为双名一体的机构,基本按学系/教研室建制,由郭福芝任所长,郭少军为党委书记,资深和中年骨干分别担任系/室领导职务,如谢少文、何观清、梁植权、李士谔、金荫昌、薛社普、王世中、高润泉、张秉常、罗会元、佘铭鹏、王振纲、吴冠芸、王琳芳、王德修、吴安然、陈孟勤、陆钟琦、潘华珍、刘尔翔、陈华粹、薛全福、李昆、杨子彬等,他们大都是在老协和工作过的人。1982年还任命当时基础所所长刘士廉(原协和医学院1953届毕业生)兼任医大教务长,副所长佘铭鹏(原协和医学院病理系讲师)兼任医大基础部主任,从而确保了八年制医大第三次复校(1985年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顺利进行和基础所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体制延续,以迄于今。基础医学研究所和基础医学院的沿革,概括起来就是原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前期机构的变迁和发展史。


中国114黄页   商贸通标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