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千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杨明
电话:0370-6735308
传真:0370-6735308
邮箱:771643087@qq.com
地址:河南省商丘永城市东城区芒山路与铁北路东北角

微交易火爆 风险谁来把控

详细信息:

 在大宗交易行业,目前正上演着一场火爆的大戏,那就是微交易。毫无疑问,微交易吸引了世界各地金融监管机构和业界的注意。不少现货行家觉得,微交易就是一个打擦边球的**,会有与二元期权一样的结局。业内更有人士称,如果能将微交易的流动性引入正道那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果将微交易与大宗商品(4193.37,5.240,0.13%)交易进行对接,如果能够对接成功,那意义就很大。

微交易:世界上投资收益最快的行业?

作为一种金融投资方式,微交易绝对是新生事物,其在我国兴起也不到一年时间。微交易本身并不是骗局,只是说微交易发展到今天,行业内确实出现了一些恶劣的骗取投资者钱财的事件,但并不能抹杀行业发展的积极势头。

什么是微交易?通俗的解释是:直接通过手机端,以很小的金额对某种标的物(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商品等)进行看涨或看跌的一种投机行为。

虽然微交易单笔的交易额小,但是由于参与者众,其批量交易额非常惊人。一般一个微交易平台每天有数万或数十万交易者参加交易,交易额能够达到数千万至数亿元。一个微交易平台每天的手续费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元到三十几万元不等,微平台手续费收取比例一般在4‰左右。

微交易平台一般依附在微信端,开户非常简单。除相关信息需要填写完,接受风险揭示声明书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作为小金额的投资,一般客户不会过于思考风险,因为这样的“赌”与打**、打牌没有什么两样。

建立一个微交易平台的成本非常低,有的说几万元能够搞定(可能是租用系统),有的说要几十万元,但是相对于每天数十万元的收益而言,这绝对是世界上投资收益最快的行业。

也正是受到巨额利益的驱动,目前我国微交易平台正以几何级数在增长。据悉,现在已有数百家。

当然微平台也是有资质要求的,不是说谁想建就能够建成的。因为微平台的资金托管是第三方。第三方是谁?显然是微信平台。因为微交易的全部支付均是通过微信完成的。这也彰显微信支付的威力。

海内外交易所紧盯微交易超级蛋糕

微交易在西方兴起也是近两年的事。微交易是“固定收益”期权交易的一种形式,它预测标的资产未来行情的走向,也就是只需看涨或看跌。

一种微交易方式是按时间进行(比如1分钟、5分钟等),不考虑涨跌幅,只根据收盘价格高于或低于入场价格的结果来决定盈亏。

另一种是只考虑涨跌幅不考虑时间,但收盘时间需要考虑。收盘不留仓,对留仓头寸按照统一价格进行平仓。这方式的盈亏根据你预设的价格方向和涨跌幅度来决定。

两种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不确定性更多,赌性更大;第二种可作短期预判,风险可控性更好。

目前国内微交易基本采用第三方价格,如LME白银、CME或ICE的原油等。

由于是第三方价格,其对主盘交易的价格形成不构成任何影响。至于为什么要引用第三方价格,其实就是省略了平台开发的前端工作。

在西方,微交易运用的范围大部分体现在廉价商品的销售上。如苹果已在itunes销售出逾60亿首单价为1美元的歌曲。Skype通过销售廉价的网络电话时长,去年入账5.5亿美元。

当然,腾讯也通过销售成本低廉的虚拟商品去年入账7.19亿元。搜狐分拆出去的畅游也达到融资1.28亿美元的成绩。

至于西方为什么未出现微交易与金融衍生品交易衔接?这与西方金融投资机构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从好赌的天性看,中国人更喜欢本人操作,这也是金融衍生品微交易在我国盛行的主要原因。

微交易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应该如何看待?之前,包括笔者自己在内,只要一听说连续现货、OTC、发售等交易模式都认为是在瞎搞,从来没有认真去研究过这些交易。存在的肯定会有它的合理的一面,既然这些交易都不好,那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人去参与呢?难道只靠代理机构去忽悠老百姓(50.32,0.000,0.00%)(行情603883,买入)就能解释得通吗?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项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行为,只要缺乏监管肯定会出事。即便如此,也不能简单地将出事的原因归结为交易模式本身。中国有庞大而分散的热钱,但中国却一直缺乏让这些热钱流入流出的地方,这是国人应该反思的地方。目前港交所、CME和ICE等衍生品**们,他们都紧紧地盯住这块超级蛋糕,更何况内地有头脑的人。

成败与否:关键看“公信力”与“三公原则”

一个微交易平台怎么能够让投资者放心,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凡是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平台,无论你是大平台交易还是微交易,都要受到“公信力”和“三公原则”的约束。怎么评估微平台的“公信力”与“三公原则”呢?

一个交易平台的公信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平台最大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就是平台承担有限责任的能力;二是法律、规则的健全程度以及政府的监管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主要与注册资金有关,政府的监管能力与实际措施相关。比如:保证金能够做到政府统一监管的,其公信力肯定会高。

但是,当前微交易平台的注册资金均不大,加上个别平台采用的是租借方式,其对公信力构成了不利影响。

目前国内场外衍生品这块本身存在法律和规则的真空,其对微平台的公信力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各个微平台的广告里可以读到,其资金都是第三方监管,但是否真实值得商榷。之前,很多中远期平台都声称资金是第三方监管,但实际情况却完全不是。

从微平台的“三公原则”来看,公开性能够保证,公正与公平要视情况而定。

第一,从交易模式衡量。目前微交易的模式大致有“赌价格模式”和“撮合模式”。前者基本引入第三方价格,大多数平台直接从CME、LME和ICE引入。后者则是通过自己的交易系统撮合而成,大量属于小宗商品。“第三方价格”应比“自己形成的价格”更具公正性与公平性,因为这些价格都是公开的。

第二,制度、规则与平台体系设置衡量。这点一般的微平台都能做到,尤其是在体系设置上基本能够做到权力制衡。

综合评估来看,微平台的“公信力”与“三公原则”保证度不是太好。其实,整个中远期平台的两个保证度也不好。当然,微平台交易的单位金额小,所以一般投资者不会太在意这些。即便如此,也不能轻视“公信力”和“三公原则”。

关于微交易的前景,笔者的观点如下:第一,按照目前粗放式的发展其结局不会是太好,毕竟微平台的进入门槛太低;第二,关注国家对微平台的容忍度有多大;第三,如果微平台能够与大宗商品(4193.37,5.240,0.13%)交易对接成功,其前景会非常好。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我们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毕竟有那么多的老百姓(50.32,0.000,0.00%)参与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中国分散而庞大的流动性,加上微交易的简便性等特点,都是微交易能够火爆的原因。

既然是新生事物,就应该好好地去引导。中国的期货交易、中远期交易都需要流动性,微交易是最有可能将分散的游资吸引过来的。当然前提是他们要能够对接。

为进一步了解微交易,笔者也开了户并做了交易。打了100元做了三笔,两亏一赚,总体还是亏损的。因此,要想在微交易中赚钱相当不易。当微盘与大宗商品交易对接成功,其炒作的题材会更多,那样个人投资者参与的兴趣肯定会更大。


中国114黄页   商贸通标准版